陕西旭氢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西华门十字,市公安局交管支队莲湖大队西大街中队的女交警田媛坚守高温一线,一丝不苟地疏导交通。
技术攻坚创新驱动,西安氢能产业备受瞩目;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积极推进,西安现代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加速形成;赛事纷呈交流活跃,暖心服务感人至深……连日来,西安多领域创新发展实践取得实效,成为主流媒体镜头中的新亮点。
氢能产业加速发展
西安氢能产业蕴含着蓬勃发展动能。
7月27日,中国日报网以《西安氢能产业链:创新驱动全链条崛起 构筑产业生态新高地》为题,聚焦西安氢能产业全链条创新实践。透过“全国氢能科创之都”“氢能装备及燃料电池产业集聚高地”等关键词,西安氢能产业的强劲发展势头直观展示。
文章介绍:西安市氢能产业已形成覆盖上中下游的全产业链形态,截至2024年,全市引育落地氢能企业120余家,企业数量约占陕西省超1/2,年产值近30亿元,氢能产业已成为西安市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7月21日,央视新闻客户端在上半年我国西部地区进出口相关报道中介绍了西安国际港站的快速发展:西安国际港站已成为现代化“内陆港”,中欧班列(西安)从“一条线”发展为“一张网”,18条国际干线连接欧洲25个国家的220多个城市、亚洲11个国家的100多个城市。
7月25日,《陕西日报》推出报道《西安:现代综合货运枢纽体系加速形成》,介绍西安正积极推进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工作,并取得显著成果。
7月24日,新舟60民用搜救机顺利实现首次飞行,新华网、中新网、央视网、《科技日报》等予以关注。
同日,中国日报网报道了陕汽汽车装备制造厂自主研发的首款潜伏举升式AGV(自动导引车)正式投入使用的消息,称“这标志着汽车装备制造厂迈出从传统制造向智能物流转型的关键一步”。
爱心涌动 城市温暖
7月23日,《中国组织人事报》刊发《为了人才的长安》一文。文章从西安市授牌的人才服务驿站起笔,介绍西安积极推动社会化资源、释放温度和关怀、为人才提供丰富多元便利服务的积极做法。
7月22日,中新网推送文章《西安城乡融合要素交易市场探索资源流通新模式》,点赞西安打通城乡资源流通堵点,构建统一高效的城乡要素市场体系。
7月24日,新华网在《西安市碑林区:加强作风建设 为困难群众精准纾困》报道中,介绍碑林区探索服务类社会救助工作:依托社区党组织“为民办事我承诺”活动,建立“实事、好事、难事”三张清单,为困难群众提供更精准、更有温度的救助。
近日西安持续高温,新华网、央视新闻分别推出《50℃铁轨上的列车“供水人”》《15米高空带电作业 他们是酷暑里的“清凉守护者”》等报道,讲述一线工作者为人们的出行、生活保驾护航的感人故事。
人民网在7月24日《陕西西安:缤纷暑假 欢乐一“夏”》、7月26日《书香伴暑假 墨韵润童心》报道中,镜头看向西安孩子们的多彩假期:从艺术启蒙到科学探秘,从课堂体验到研学实践,形式丰富,选择多样。
7月27日,央视网推出《打卡这两座博物馆,感受“30后”的滚烫青春》报道,介绍了西安交大西迁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让受众触摸历史、传递爱国奋斗的赤诚与文化自信的脉动。
赛事精彩 交流火热
体育方面,西安近期赛事密集。中新网报道:2025年中国大学生拳击锦标赛、2025年西安市跆拳道公开赛暨城市邀请赛分别于7月20日和26日拉开帷幕;2025年(西安)世界名校足球赛7月25日落下帷幕,“西安以其跨越千年的文化魅力,为赛事注入了独特的城市印记”。
此外,多场文化交流活动在西安火热进行。
7月23日,第八届全球华语朗诵大赛陕西集结营在西安开营,来自意大利、瑞士、法国、西班牙等国的39名华裔师生参访交流。在中新网的开营报道中,从西安钟楼到秦兵马俑,从肉夹馍到凉皮,参访人员对这趟研学行程期待满满。次日,中新网《华裔青少年西安探寻考古乐趣》等报道,定格下华裔青少年穿越“秦汉唐”,感受古城历史文化的美好体验。
7月22日,“少年太空人体验营2025”出发仪式在香港举行。新华网报道称,30名香港中学生将于7月25日至8月2日赴北京、西安等多地,了解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
此外,海南航空大阪-西安国际航线顺利起航、西十高铁陕西段全线隧道贯通等内容,在中新网、新华网持续推送。